□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世所罕见!历朝历代接续编修,成书时间历经两千年之久,实证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的,当数《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四库全书》的一部分,但比《四库全书》更有名。
7月7日上午,《今注本二十四史》出品人、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做客“长江讲坛”讲述“今注本”编修背后的故事。据他介绍,这部书迄今修了29年,注书者中21位已去世,有的史注由其学生接力完成,有的学生也老去了,由学生的学生继续完成。《今注本二十四史》目前已经出版18部,其他的将于近两年面世。
王石介绍,中国历史上全面整理《二十四史》一共有四次,第一次是1739年—1784年的“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第二次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二十四史》,第三次是1958年和1974年两次启动的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二十四史》。第四次就是1994年启动的《今注本二十四史》。“今注本”不仅是一部庞大的文史书系,而且是一次衔接古今,融通古代典籍与现代诠释的了不起的文化尝试。
在中国古代,修史对一个朝代来说“事涉政权”
《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王石在讲座中介绍了《二十四史》的典型文化特征:一是成书时间之长,世界罕见;二是易代修史,由下一个朝代修前朝的历史;三是纪传体的做法,体现了历史是人的历史的人文史观;四是《二十四史》是文学典范,尤其是《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十四史》的文字有特有的韵律和节奏。“我们选择‘今注本’时没有选择‘白话本’也是为此。为了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庄严。因为白话文的《二十四史》就不再是《二十四史》了。正如翻译成白话的唐诗就不是唐诗了。”王石说。
在中国古代,修史对一个朝代来说有多么重要?可以说是事涉政权。王石举例说,明朝打败元人的时候,元人还在撤回老家的路上,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组织人修《元史》了。因为修了《元史》就意味着,元朝已经结束了,一个新的朝代开始了。清代顺治年间,一位富商因为爱好历史,组织了学者私修明史,被人告发到朝廷后,一家人全都被杀光了,死得极其惨烈。
《今注本二十四史》融史著和史学于一体
为什么要出一部“注释”版本的《二十四史》?王石说,中国文献最早出现“注”是在汉代,因为春秋时期的文字到了汉代,已经没有几个人能看懂了。只有加以注释,汉代的人才能知道它的含义。“可以说,中国的典籍代代相传是通过注释来相传的。”王石说,过去,史著和史学是分离的状态,《今注本二十四史》之后,将《二十四史》和《二十四史》的研究融合在一起了。《二十四史》加起来4000万字,《今注本二十四史》1亿4000万字。
王石介绍,《今注本二十四史》是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编修的。1992年,中华文化促进会成立。1994年,中华文化促进会向文化部申请启动注释版的《二十四史》编修。“当时有一批学养整齐的做历史研究的老先生,他们大多70多岁,如果当时不去做这项工作,等他们过世以后,不知道多久才能出这样一批好学者。”王石打了个比方,好的艺术家和学者的出现,往往是成批出现的,而且不像割韭菜,割了一茬还能长出一茬,所以在他们在世的时候,留下他们的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文化部的批复后,1994年,《今注本二十四史》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开笔典礼。在张政烺、何兹全等史学名家带领下,联合50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300多位历史学专家共同参与。当时王石争取到80万元的启动资金,就把这项工作启动了。到今天,《今注本二十四史》的编修工作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大文化工程。
对《二十四史》,王石提倡有选择性地学习
学者修了《今注本二十四史》,是不是就意味着鼓励后人要把这套书读完?非也!
加以注释,主要是为了留下历史,让后世人想看的时候能够看懂,但并非鼓励人人去读完。王石说,“《二十四史》4000万字,可能读完《二十四史》头发都白了。”他认为,学习历史和传统文化,要有选择性地学习,要简化。要了解中华文化最核心的是什么,最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是什么,就够了。“我们要不忘历史,借鉴历史,也要从历史中走出来。”
王石认为,学习儒家文化,普通人读《论语》就够了。王石今年刚出版一本《儒释道600条》,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化和提炼。而《二十四史》中,学者一般认为,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经典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