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柯称 通讯员程晓璐)“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曲蒙古长调缓缓而起。6月14日晚,“古韵今声”中国诗词歌曲音乐会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星空音乐厅拉开帷幕,该校音乐学院教师胡琳媛带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时而浅唱,时而高歌,全场观众沉浸在“和诗以歌”的世界里。
本场音乐会为听众们献演了12首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也都是大家熟悉的名篇佳作,既包括南宋词人辛弃疾传谱的古曲《青玉案·元夕》,也有中国最早的译诗《越人歌》,以及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的《月满西楼》《如梦令》《声声慢》,还有晚唐著名诗人的《锦瑟》等,体现了21世纪中国古诗词歌曲演绎中的多样化样态。
本次演出人员全部来自该校音乐学院大一学生,为了更好地演绎作品,他们经过了一学期的排练准备,指导教师胡琳媛找来古琴曲音乐,通过背景讲解和诗词吟诵的方式作训练。“学生在练习这些歌曲的时候,如果能知道古典诗词的出处,耳朵就会更敏锐起来,心也跟着敏感起来。‘唱’也就变为更有意识的‘品’,综合素养会随之提高。”胡琳媛说,“经典是常在常新的,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应该立足于现代土壤,以现代的声音艺术语言来诠释古典诗词,实现古典与现代的精神沟通,而不是单纯的复古。只有融通古典与现代,才能在歌唱中全面展现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意境。”
据悉,本次活动是基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级美育CPCT计划项目开展的特色音乐会,也是喜迎建校30周年校庆的美育活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中,来自钱学森小学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聆听音乐会,他们跟着演唱者一起吟诵他们学过的古诗词,也深深地被古诗词的音乐所吸引。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诗与歌一直密不可分。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在当时都是可以和乐歌唱或者吟诵的。小观众们的热情和热爱也会让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未来音乐教育者们更深刻地去思考新时代要为听众演绎什么样的中国声音、要通过怎样的音乐符号来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胡琳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