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6日

文体中心化身城市丛林 智慧园区创建节能样板

中法生态城让建筑更绿色更低碳

特斯联智能园区展示中心

园区已安装太阳能光伏板

工人正在文体中心安装玻璃幕墙 本版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鸟瞰中法生态城文体中心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通讯员 武建 肖军

夏日时节,在日新月异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以下简称中法生态城)里,一条条道路纵横交织,一座座楼宇鳞次栉比,在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绿色”中,城市化身为绿色低碳的“丛林”。

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城建局获悉,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武汉市一直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并取得不俗的成绩。经过近10年建设的中法生态城,绿色建筑实现100%全覆盖,大型公共建筑实现中国三星级和法国HQE标准双认证,正以绿色建筑的高水平建设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正在建设的中法生态城文体中心项目,以及已投入运营的特斯联智慧产业园,“碳”寻这座生态城如何将绿色理念贯穿至建筑全生命周期,绘出节能减排的美丽画卷。

中法生态城文体中心

钢筋水泥化身城市“丛林”

6月12日下午,在中法生态城核心区域,透过无人机视角可以看见,形似起伏山丘又如流水蜿蜒的中法生态城文体中心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为年底建成投入使用而全力冲刺。

中法生态城文体中心由中交城投投资、中交二航局承建,项目位于琴润大道以北、知音湖大道以东,紧邻高罗河湿地公园。项目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22亿元。项目规划建设有科技馆、图书馆、展览馆、中央剧场、文化广场、篮球训练馆、游泳训练馆、综合体育训练馆、电子竞技等场馆。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项目正在进行玻璃幕墙安装、曲面屋顶铺装及室内装饰装修施工。

据了解,该项目最大特色便是将绿色建筑的建设理念贯穿始终,建成后让钢筋水泥化身为一个立体的城市“丛林”,与高罗河湿地公园、生态廊道及湖泊融为一体。

中交二航局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项目包含有多个曲面异形结构的屋顶,钢筋混凝土曲面屋顶的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6条平均里程约一公里的环形绿道,将地面与屋顶连接。绿道坡面73%是曲面,其中最陡峭的一段绿道长约165米,最大仰角达到56度,最平缓的区域仰角约21度,漫步绿道如同登山。

未来,3万平方米的屋顶将由多个园林小品形成空中花园,园林式屋顶可加强大楼的隔热、隔音效果,起到吸附飘尘和产生氧气的作用。

此外,项目外立面玻璃幕墙占到项目外立面的70%左右,全部采用“三玻两仓”设计,更加节能。其外观色系为青铜色,灵感来源于青铜编钟,呼应“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历史底蕴。临近高罗河一侧的外墙,则采用垂直绿化技术,生态“绿衣”与湿地公园相呼应。

作为中国绿色建筑三星和法国HQE双认证项目,该项目通过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树起武汉绿色建筑新标杆。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完善片区文体配套资源,满足片区居民健身、学习、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斯联智慧产业园

“智慧大脑”奏响节能乐章

同一时间,走进光控特斯联(武汉)智慧产业园,在已投入运营一年的一期园区里,屋顶是“自发电”的太阳能光伏板,智能机器人24小时巡检,电动汽车停泊在太阳能光伏储能一体式充电站,室内空调、灯光照明智能调节……各种元素生动地诠释着绿色建筑在运营阶段的低碳节能。

在产业园展示中心的双碳厅,一块长8.64米、高2.88米的曲面大屏上,显示着光储直柔新型建筑能源系统各项系统运行情况,通过屏幕可以获知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电网系统、电力负荷等实时数据。

记者看到,截至采访当日,该园区累计碳减排量已达到13.6吨。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特斯联智慧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普通建筑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耗电,在该园区他们利用自主研发的TacOS城市操作系统,为园区提供了全套“感联知控”体系。简单来说,基于该平台犹如园区的“智慧大脑”,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5G及大数据等技术,可实现一屏掌握园区办公、安全、消防、通行、机器人等的综合情况。

“就以展示区为例,这里的照明、空调都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场内人员数量等因素,自动进行实时调节,既让在此工作的人感到舒适,又可避免能源的浪费。”上述负责人介绍说。

与此同时,园区还着力逐步从低碳迈向零碳。该园区利用广场、建筑屋顶等有效空间建设“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提供并网配套设备,同时配置储能系统,提高光伏发电消纳水平,满足充电桩、照明、展示等设备电力持续供应,先期已实现部分清洁电力替代。“目前园区一期建筑屋顶上,5000多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板已进入调试阶段,启用后预计可满足园区五分之一的用电量。”

据了解,去年底,该产业园已通过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中和认证,其低碳智慧场景下产生的剩余碳配额未来也计划参与到交易环节。

绿色成果满目新 久久为功惠民生

中法生态城是中法两国应对环境与气候变化挑战的最高级别合作项目,是注重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体系和绿色建筑等生态环境技术应用的中法合作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产业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

在近十年的建设中,中法生态城坚持绿色建筑100%的建设标准,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让绿色建筑成为引领城市建设的新风尚,更是打造城市可持续的新标杆。

中法生态城文体中心、特斯联智慧产业园为代表的绿色建筑,是中法生态城“碳”寻城市发展的样板与缩影。

据中法生态城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绿色建筑面积约590万平方米,其中在建三星绿色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设区绿化覆盖率达45%,蓝绿空间比例达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8平方米。

从绿色建筑到绿色空间,从低碳到零碳,中法生态城在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道路上笃定前行。

在这里,采用最新海绵城市技术建成的市政道路,绿化带内集水涵管系统,收集雨水可用于绿化浇灌;8.1公里地下综合管廊根治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病;新建的中小学共同构建15分钟“上学圈”;小街区、密路网,让市民步行五至十分钟就能到达交通站点或地铁站;法国电力集团参与管理运营的首座能源站将为辖区企事业单位、居民提供集中供热、供冷服务……

在擦亮“绿色名片”的同时,这一批批“绿色成果”,不仅让城市更低碳,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其带来的健康、舒适,居民的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

--> 2023-06-16 文体中心化身城市丛林 智慧园区创建节能样板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29355.html 1 中法生态城让建筑更绿色更低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