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程晓璐
“武汉美不美?”“美!”5月27日,黄鹤楼脚下,来自湖北罗田的34名农村留守儿童齐声喊道。六一前的这个周末,他们在“小胖老师”骆群曙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省城武汉,游览了知名景点,参观了大学校园,用一场圆梦之旅,开启更大的梦想。
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骆群曙在三个身份间不断切换——他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思政老师、团委副书记,学校红色场馆是他的“主场”;他是黄冈市罗田县白庙河镇付家庙村驻村第一书记,此次研学活动由他一手策划;他也是连续十年下乡支教的志愿先锋,一路上都是孩子们最信赖的伙伴。
骆群曙说:“孩子们很难接触外面的世界,我就带他们看看。”但他自己却更想留在乡村——驻村工作两年即将到期,骆群曙已申请希望能再干三年。
小胖老师
带着农村娃游武汉
“学习雷锋,好榜样……”5月27日下午,黄鹤楼公园里不少游客被稚嫩的童声合唱吸引,跟着唱了起来。
这是骆群曙正在用这种形式,为罗田县白庙河镇肖家坳小学的34名留守儿童整队。拿着话筒领唱的他,笑得像个孩子。
骆群曙的外形可比实际年龄老成太多——个头不高,微胖,皮肤黝黑,白发茬儿满头都是,完全看不出是1992年出生。“两个月前才染过黑发,没办法,遮不住。”骆群曙笑着说,这两年白头发比之前多了一倍。
“武汉好美,好大,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在黄鹤楼上鸟瞰两江三镇,四年级学生徐延玉特别激动。和她一样,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来武汉,甚至大部分是第一次走出罗田。
当天,孩子们还游览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美术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并在汉口江滩放飞自己手绘的风筝。骆群曙带着孩子们回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驻地时,衣服上已满是白色汗渍。他笑着说:“孩子们‘特种兵式游览’也挺累的,但是出来一次不容易,想让他们多看看。”
第二天的行程则从容得多,主要参观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延安精神纪念馆、钱学森博物馆、梦江南国学馆、智汇农场,还开展了一场趣味运动会。
当天,爱心人士黄雯斌委托同事赶到学校,给孩子们赠送了玩具。殷海婷、朱思慧有点遗憾——没能见到几年来一直在资助她们的黄叔叔。殷海婷说:“这次来见到了大学是怎样的,还见到了很多帮助过我们的志愿者。将来我也要考上大学,去帮助别人。”
肖家坳小学校长潘艳林说:“骆书记一直非常关心学校,刚驻村就给200多名学生征集来总价值近10万元的爱心大礼包,寒假又开展了‘暖冬行动’,去年暑假还组织武生院的志愿者来办起了‘希望家园’,义务给孩子们上了一个多月的特长课。”
说起支教,骆群曙的故事足以写一本书。极目新闻曾报道过,十年来,骆群曙和他创办的“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致力于大别山地区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先后帮扶15所山区小学,资助了87名贫困儿童重返课堂,让近6000人次山区留守儿童受益。他也因此获得了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好人、武汉楷模等荣誉。
编外亲戚
带着村民直播卖货
付家庙村地处大别山腹地,全村共641户2460人,其中近四分之一是60岁以上老人,和很多乡村一样,面临空心化、空巢化困境。
2021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着手组建驻付家庙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我是农村走出来的,有义务回去服务农村。而且我长期做学生工作,有信心带好村民的头。”选拔过程中,年龄最小的骆群曙凭这句话打动了评委,成功入选并成为工作队队长。
当年7月,骆群曙一行三人来到付家庙村,他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是学方言。“不会讲本地话,就很难融入本地人。”3个月后,他就可以用方言跟当地村民交流了。“从五六岁的孩子到90岁的老人,没有他聊不来的。”驻村队员孙婷说。
村里的五保户潘学平是骆群曙重点关照的人之一,他的枕头下压着一张和骆群曙的合影。潘学平说:“骆书记是真心为我们办好事!他们吃住在村,和我们打成一片,帮我们挑水浇地、割草喂牛,去年还买来蛋糕给我过生日。”
物质生活有保障,精神生活也要上去。针对村里“一老一小”多的情况,骆群曙发起组建了老年合唱团和“红领巾”环保小分队,定期开展活动。他还自费买来一台投影仪,隔三差五放露天电影,特别是老人孩子都爱看的抗战片。天气爽朗的夜晚,骆群曙和队员们摆上桌椅,免费提供茶水和小零食,村民们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他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陌生的“府上客人”到各家各户“编外亲戚”的转变。
信任建立后,更紧要的工作是带着村民们致富。骆群曙调研发现,付家庙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主要靠种板栗、甜柿营生,而且因为交通和宣传等原因,销路不畅,卖不出价。作为“90后”,骆群曙自然想起了近些年兴起的直播带货。
初秋板栗成熟,骆群曙便和村民们一起去收板栗。刚开始,白天直播打板栗,晚上直播掰板栗,骆群曙一天下来对着屏幕不知试吃了多少板栗,肚子都撑圆了,可一看在线观众只有个位数。
他便开始学习别的助农主播,还跟着县里考察团去浙江学习,不断改进直播技巧。慢慢地,他的直播间热闹起来,有时一场直播就能涨1000个粉丝,已经累计帮村民卖了十多万元的板栗、甜柿等土特产,还把网友引来了村里。
驻村书记
他还想接着干三年
直播带货毕竟收入有限,最根本的还是要开拓新产业。
“我就是从种葡萄开始,头发白得越来越多。”骆群曙说。没有种植经验,他通过网上几百个视频和找专家请教自学。刚开始种葡萄时,他和驻村队员每天5时许起床下地,晚上又整夜睡不着,“着急啊,怕种不好,又怕种出来卖不出去,村民们可都看着呢。”
如今,工作队种的5亩“阳光玫瑰”葡萄已挂果。他们还带着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和公司,发展茶叶、猕猴桃、西瓜等种植基地180余亩。2020年,付家庙村村集体收入17万多元,到去年已突破30万元。骆群曙说,这些新的农作物产量稳定后,每年能带来30万元的增收。
接下来,骆群曙想建一个草莓基地,还想开发乡村采摘游项目。但是,按照原来的规划,骆群曙这批驻村队员今年7月就要轮岗回原单位了。“就像瓜果成熟有个过程,我还有很多想法等着去落实。”骆群曙说,他已向组织表达了留任一届再干三年的想法。相熟的同事打趣,“你也老大不小了,到时候找对象都成问题。”但骆群曙态度很坚决。
骆群曙说,驻村两年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想留下来也有一个私心,就是让村里更好地成为大学生实践基地。这两年,学校对付家庙村提供了很大支持,校领导多次带领校内外专家、校友企业家等,来村里开展科技调研和帮扶活动,还在村里挂牌成立了专家工作站、大学生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
“农村天地大有可为。之前学生们过来支教,教村民直播带货,给房屋画墙绘,帮村民拍照片、修家电,还开展了寻访退伍老兵等思政活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骆群曙说,今年的暑期支教启动报名,3天就报了500多人,最终会选出30名左右的学生。
骆群曙说:“我希望这种‘乡村振兴+思政教育’的模式能够延续,希望自己能够见证付家庙村和更多村庄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