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8日

弘扬匠心精神 建设“双优”职校

武汉市交通学校助力学子成才

校园俯瞰

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公益中心来校交流合作办学

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荣获一等奖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治涛 通讯员 喻登科

从培养“技术过硬、品质优良”的好学生,到培育“学有所长、意志坚定”的新时代工匠人才,这既是时代给予职业教育的重任,也是职业院校振兴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武汉市交通学校,育人先育德,育人全方位的理念,贯穿整个学生的校园生活。护航学子成长成才,着力培养“学有所为”的时代青年,2022年该校以排名第一的优势,立项建设武汉市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

做学互补

“育优才”

坐落于汤逊湖畔的武汉市交通学校,风景宜人,美丽校园的日常清洁护理,与学生们的劳动密切相关。

“很多孩子在家里可能连扫帚都不会拿,但在学校却能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该校德育老师介绍,学校开辟校园宿舍楼保洁工作岗位和校外志愿服务基地,以班级分工、小组合作的方式承担区域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酸甜苦辣。

经过探索,学校建构了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学生入学后,一年级每个专业开设28课时“劳动素养与技能训练”劳动基础课程,二、三年级引入现代工厂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为基本理念的“6S管理模式”管理方式,让学生做到“规范、有序、高效”。

劳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力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寒暑假进行勤工俭学的社会实践体验,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劳动,举办一年一届的校园技能节,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工匠精神。

以思想凝聚阵地,学校还打造“劳模讲堂”,邀请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学校优秀毕业生返校系列校园文化讲座活动,组建易建红、吴新华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积极建设劳模工匠文化“场景圈”。

产教互融

“育匠才”

近年来,学校围绕武汉地区汽车与零部件、智能制造、光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发展需求,新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机器人运行与维护等专业,形成了汽车技术服务、现代交通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服务和信息技术4大专业群。

其中,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梯安装与维护保养专业,入选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优质专业建设计划;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航空服务、计算机应用、汽车车身修复专业,入选武汉市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名单。

经过不断积淀,学校成功探索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口碑共创”的校企合作模式,与神龙汽车、通力电梯等公司共建的培训中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范。

在师资团队方面,学校求贤若渴,从技能大赛和企业持续引进技能大师。荣获2021年度“荆楚好老师”荣誉的吴新华,曾工作于武昌造船厂,他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焊工、湖北省焊接状元,2011年在他计划工作调整时,母校专门派人登门求才,当时面对多所高校的邀请,对母校深厚的感情让他毅然选择了武汉市交通学校。

目前,武汉市交通学校拥有楚天技能名师6名,省级技术能手9名,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市职教名师1名,这些优秀的老师将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教学的创新。

教赛互促

“育奇才”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武汉市交通学校被誉为“技能大赛冠军的摇篮”,在美誉的背后,学校以教促赛、以赛促教的育人培养模式,同样引人关注。

2022年11月,湖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汉举行,武汉市交通学校学生在汽车技术赛项决赛中包揽前三名,冠军选手何宇航将代表湖北参加这项赛事的国家队选拔赛。

4月10日,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运用与维修赛项中,学生李儒哲、肖成志荣获一等奖第一名优异成绩。4月26日刚刚落幕的2023年“PPG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车身涂装技能大赛,学生姜天然、杨子俊荣获二等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是国家层面每年定期举行的例行赛事,在十多年的备赛、参赛经历中,该校形成较为浓厚的赛事文化,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预期目标,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获奖人数达109人,其中一等奖有13人,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同类学校第一位。

通过大赛,学校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有近30位教师在指导大赛中成长为专业骨干教师,有5人被授予省级技术能手,4人被授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培养了一批学生“武状元”,能很好地带动其他学生向他们看齐。

参赛学生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向精英看齐,指导教师将备赛经验复制到日常教学中,学校则通过大赛了解行业动态创新专业建设,以赛事为触发点,学校培养出一批批现代制造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国际互通

“育强才”

培养专业化的技能,也要培养国际化的视野,武汉市交通学校通过引入“双元制”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国际化联合办学。

2009年,武汉市交通学校同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合作,开办“中德汽车机电技术国际班”,引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派遣教师赴德进修,聘用德方资深专家来校授课。迄今,该校中德国际班共培养毕业生160余名学生,88.9%的学生通过德方考核,取得欧盟认证的“满师证书”。

该校2012届毕业生刘巍在德国实习期间,吃苦耐劳,技能突出,被德国汽车专业学校录取,取得技术专家证书,之后凭自己的努力考入德国公立大学,取得学士学位。2013届毕业生王宏宇,赴德实习半年后回国,就职于武汉汉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现为配件经理。

“七届的中德汽车机电技术国际化实践,不仅仅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毕业生,更多的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深化了我校汽车专业的课堂改革,培养了一批师资队伍。”该校汽车专业部主任周广春说。

通过与德国方面的合作,该校将德国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转化为中国式项目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剖析德国学习领域教材,编写34种教材,有6种教材获国家“十三五”职业教育优秀教材。

--> 2023-04-28 弘扬匠心精神 建设“双优”职校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22596.html 1 武汉市交通学校助力学子成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