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母亲迷上门球,成了大忙人。县里的门球场就像她的菜园子,随便哪一个,想进就进。最近迷的是楼下的桃源社区门球场,那是她成为老年门球队员的发源地。
从偏远的农村到小县城,母亲作为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的一份子,按时巡逻,看谁家的车违规乱停,谁家的小孩在路上乱跑。母亲会说理,中气足,几句话让人服服帖帖,因此收获“社区警察婆婆”美名。当社区主任推荐母亲参加门球队,着实吓着了她。母亲没有底气。她没有读过书,每次在社区签名,颤抖的手写出的字都站不稳,怎么能把门球打进那么小的孔?可社区主任说,只要您想参加,就有人教,保证教会。
手把手教母亲的,是比她年轻的县一中退休老师。母亲敬佩有文化的人,恰恰门球队的高人多,她都虔诚地喊老师。别人打,她仔细看,手怎么拿杆,腕怎么用力,脚站在球的哪边才是最佳角度,球打到哪个地方让对手进不了,等等。她打球时琢磨,梦里还在比划。
母亲的口头禅是:做事最怕用心,用心没有做不好的。
这教育了我们几十年的话,她到老年知行合一了。每天五点起床,洗了衣服过了早,就出门跳广场舞。早上八点多,进门球场。打到中午十二点,回家吃饭、午休,再去门球场。下午五点多回来吃口饭又去跳舞,到晚上八点回家洗漱睡觉。半年后,她脸色红润,腰板挺直,走路“蹬蹬”声,打起的“哈哈”都带辨识度。都说她越活越年轻,让人怀疑她以前腰疼、头痛的老毛病是不是真的。
母亲不再数落我们了。她一开口就是门球。比如,又拜了个老师,学了一招;在老年大学进了几个好球……我们就应和着说,打球是好事,打得好更好,打不好也没事。母亲像是受了委屈,问我们是不是看不起她,她明明打得最好。
母亲用一个个好消息证实她的能力。因为她既会带球进门也会送球给别人进门,门球圈里叫她“熊二门”。每一场比赛,领队都要她参加。从交流赛到全县比赛,再到市里比赛,前几年还打到了省里。在省城的那场比赛,为了确保获奖,母亲连打三场。最终,我们县门球队以第三名的成绩载誉而归。
今年的赛事,母亲嘴上说年龄大了不参加,但练球劲头丝毫不减。
这个赛场上的“熊二门”,谁能想到60年前她是山坳里大字不识的“泥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