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邓盛强 陈识
今年开学以来,武汉市心理医院的儿少心理门诊量大幅增加,不少孩子因为跟不上学习节奏、不想上学、情绪焦虑等被家长带来就医。
对此,武汉市心理医院儿少心理病区主任汤珺表示,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可能是注意力缺陷、情绪障碍在作祟,家长需要带孩子及早就医,遵医嘱治疗干预。
男生好动学习不佳,原是多动症
8岁的成成(化名)从上小学起就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家长认为孩子调皮,经常批评,也不见好转。今年开学后,他常课上跟同学说话,有时还走下座位,被多名老师批评。班主任将成成的妈妈王女士请到学校交流,建议她带孩子检查看是否有多动症。王女士这才重视起来,带成成到武汉市心理医院找儿少心理病区主任汤珺就诊。
汤主任详细询问了解到,成成智力尚正常,但注意力持续时间低于同龄孩子,难以安坐,应对学习有困难,此外还有焦虑情绪,表示自己也想好好学习,就是控制不住。汤主任综合诊断成成患多动症。
汤珺介绍,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医学名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为ADHD)。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冲动,注意力很难持续较长时间。家长和老师往往看到的是孩子不够用功,实际上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点,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状态,因此常觉得委屈、更易有挫败感,慢慢地拒绝去尝试甚至厌恶学习。如影响成绩,很多孩子会有焦虑甚至抑郁情绪,多动症的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汤珺主任制定了系统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感统训练、心理疏导、物理治疗等,成成注意力提高了,可以安坐15分钟,写作业轻松许多,成绩有所提高。
学习跟不上,女孩患情绪障碍
10岁的萱萱(化名)成绩不错,父母对她要求很高。今年开学不久,妈妈付女士就发现她回家后常常情绪低落、不想说话、饭量减少。叫她起床时,爸妈总是要叫半天,她总说“头晕”“不开心”“不想上学”。
刚开始付女士没有重视,直到老师告诉她,萱萱的成绩突然下滑得厉害,她这才带孩子到一家综合医院就医,经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医生提醒,孩子可能存在心理原因。日前,付女士带萱萱来找汤珺主任就诊。汤主任通过交流了解到萱萱性格比较内向,去年上网课期间在家学习效率不高,上课时老偷偷玩手机,功课落下不少。但怕家长责备,她不敢说。开学后她感觉听课像“听天书”,作业不会做,常熬夜到很晚,睡眠也受影响。她变得容易烦躁、发脾气,常情绪低落,干什么都没兴趣,常默默地流泪。
经详细询问并结合心理量表评估,汤主任诊断萱萱患上童年情绪障碍,有焦虑和抑郁情绪,与开学后学业跟不上有关。她对萱萱进行了心理咨询和小剂量调整情绪的药物治疗,鼓励她努力适应、有困难多求助,并让家长多听孩子的心声,共同探讨解决办法。日前,家长反映,萱萱的情绪、饮食、睡眠情况都有所好转。
孩子成绩大幅下滑,警惕是心病
“开学以来,不少孩子因学习困难、情绪问题被带来就医,不少被查出患多动症。”汤珺介绍。
她说,其实多动症儿童,很多智商很好,因此哪怕存在注意缺陷、难以安坐,小学时也可学得较轻松,成绩中上等,甚至考上重点初中。但到初中后,因注意力持续时间不够,就学得很吃力,成绩下滑。后来就不愿上学、写作业,沉迷网络游戏等,被家长带来就医。经了解,这样的孩子几乎都有焦虑情绪。
汤珺也表示,还有些孩子本身就存在一些情绪障碍,只是家长之前没有关注到。去年上网课时间较多,一些孩子学习效率不高,今年开学后感觉跟不上节奏,会使情绪障碍加重。他们常不想说话、不想上学、干什么都没兴趣甚至默默流泪,这时可能已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汤珺提醒,青少年的情绪障碍也跟神经发育障碍有共病的可能,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心理,如发现在没有特别的原因时,孩子突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大幅下降,要警惕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问题、情绪障碍等,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找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专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