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

“双高”建设突显综合交通底色、船运物流特色、智能数字亮色

武交院奋力构建“一高地四中心”

船舶与航运学院教授任晋宇指导学生做科研

汽车学院教师史婷在实训课上示范推销技巧

学生在航海仿真实训中心体验当船长的感觉

物流学院学生通过仿真模拟系统练习开叉车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杨柳 汪云凤 实习生 廖述一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作为“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高校,如何争创国家级“双高”校?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深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探访发现,该校一年来已取得了21项(54件)省级以上成果,正向着打造“一高地四中心”(智慧交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传统交通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技术研发中心、智慧交通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交通文化传播中心、交通工程技术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坚实迈进。

推进课堂革命 打造育人高地

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老师们常常提起一个词——“课堂革命”。

“这两年,我最直观的感受是校领导随机推门听课越来越频繁,常常下课才发现后排多了几个‘学生’。”2022年,汽车学院教师史婷和两名老师组队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斩获一等奖。此外,该校还获得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总成绩跃居全省第四,创历史最好成绩。

“推进课堂革命后,学校‘金课’越来越多,老师们打造‘金课’的氛围越来越浓。”在史婷看来,职业院校的“金课”就是符合市场需求,让学生喜欢学、方便学、有获得感的课程。为此,史婷在教室之外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汽车4S店。从企业规范到消费者需求,从员工的老困惑到直播等新手段,都成为她“课堂革命”的鲜活素材。

去年,她历时11年打造的《汽车推销技巧》获评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该课程被78所学校使用,还被很多4S店选定为员工培训课程。

“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对于武交院打造“智慧交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至关重要。对此,获得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的物流学院教师代湘荣也感受颇深。“按照学校推进‘三教改革’的要求,我们从课程设计开始就引入企业,教学过程请企业导师参与,教学考核按企业标准执行,教学和企业无缝衔接。”代湘荣说。

“课堂革命”也对第二课堂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武交院持续推进“三进一融”育人模式,通过思想导师进学院、职业导师进班级、素质导师进社团,促进育人与育才有机融合。

崇尚科技创新 升级技能培训

3月16日,湖北省2022年度科学技术奖公布,武交院“大型船舶水下清洗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三等奖,全省获奖项目中,高职院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独此一项。

“搞科研,我们学校是有传统的,对于建设‘传统交通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技术研发中心’我们有信心。”项目第一完成人、武交院船舶与航运学院教授任晋宇说。

这些年,任晋宇带着学生研制了13款机器人,指导学生在国家级比赛中拿下包括“挑战杯”特等奖在内的18个奖项。任晋宇本人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荆楚好老师”提名奖等荣誉。

任晋宇说:“我现在有了3个设施齐全的创新基地,学校的经费支持也提高了几倍,学校还鼓励我们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收入的最高70%可以由我们投入到新项目中去。”除晋宇团队外,武交院还涌现出十多个科研创新教师团队。

对于打造“智慧交通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武交院的基础就更为深厚了。

记者在该校物流学院VR智能物流实训室看到,学生们正头戴VR眼镜,手拿电子交互手柄,利用VR智慧仓储实训系统进行转包装作业实训。位于楼下的物流流程再现实训中心,则更像是一家物流企业仓库,分拣机器人、叉车、货架一应俱全。这种“教学研做一体化”的实训场所,学校各个学院都有。

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武交院获得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获得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二等奖的船舶与航运学院学生胡倍达说:“我们的教练团队有5名老师,全程陪伴,除了技术指导还带着我们拉体能,是我们参赛的坚强后盾。”

获得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三等奖的交通工程学院学生万寿树说:“我们学校崇尚技术技能、争做大国工匠的氛围很浓厚,平时不仅老师抓得紧,还经常有知名企业师傅和其他高校老师来授课。学校每年的‘技能节’上,老师们也会跟企业工匠PK。”

弘扬水韵文化 深化国际交流

走进黄家湖畔的武交院,人们都会被一艘仿真大船“致远号”吸引。武交院从培养水运人才起家,因打造交通强国而兴盛,形成了以“水韵”精神为核心的独特校园文化。

除了“致远号”、交通文化长廊等校园文化景点,该校打造“交通文化传播中心”更为注重“软件”——学校每年开展“水韵讲堂”等活动,推进交通文化进教室、进实训室、进宿舍。

以船舶与航运学院为例,学院将“水韵”精神具化为:船锚般的坚定精神、船钟般的严谨精神、船桨般的勤奋精神、船舵般的开拓精神。通过水上专业全员参与早训和晚自习,开展寝室交通文化大赛,邀请优秀校友讲座,举办操艇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航海精神。

武交院的“水韵”交通文化,也随着长江奔流入海,辐射到海外。

该校积极拓宽中外教育合作渠道,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基地,探索“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建立国际化的师生交流中心,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校企合作共建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教育培训。

以该校物流学院为例,学院2015年起参加中国-东盟交通职教联盟,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线上讲座与交流10余次;2019年选派2名骨干教师赴老挝进行援教;2020年制定国际专业标准2个,国际课程标准4个;2021年开发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包,面向6所职业院校师生开展线上培训;2022年开发“中文+国际物流服务”线上培训包,面向老挝8所职业院校开展线上培训。目前,学院已申报中马合作举办现代物流管理专业。

公共教学与实践学院外语教研室郭晶老师,曾3次参与“中文+中国文化”海外线上教学,给哈萨克斯坦和埃及等国学生进行汉语教学。郭晶说:“国际教学的经历,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也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

实施十大计划 谋划职教本科

“‘双高计划’就是要打造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长周慎认为,创建“双高”院校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经过70年的发展,全校上下对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高度统一,那就是: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

“‘育训并举’是近些年新加入的,我们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培训职责。学校与华为、长航等龙头企业共建了9个特色产业学院;与顺丰、华星光电等企业共建了9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周慎说。

“我们‘双高’建设的工作思路是:守住底线、稳住大盘、做亮标志。”周慎解释,“底线”就是要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财产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真正培养“为党守初心、为国担使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盘”就是教学秩序,课内打造责任课堂,课外打造“三进一融”的升级版“导师育坊”;“标志”就是持续推进专业群建设,突显综合交通底色、船运物流特色、智能数字亮色。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震说:“近几年,学校各项事业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杨震介绍,接下来武交院将大力实施“十大计划”,包括党建引领方面的“领航计划”,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朝阳计划”,人才培养方面的“英才计划”“提质计划”,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卓越计划”“创新计划”,合作办学方面的“融通计划”,提升治理水平的“活力计划”“智慧计划”,最终通过“幸福计划”建成幸福校园。

今年是武交院建校70周年,栉风沐雨七十载,学校站在了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上。杨震语气坚定地表示,全体武交院人将齐心奋进,抢抓机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具备职教本科办学能力的国家双高校。

--> 2023-03-28 “双高”建设突显综合交通底色、船运物流特色、智能数字亮色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18402.html 1 武交院奋力构建“一高地四中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