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丁燕
日前,“妍姿·芳华——民国女性的时尚风情”展正在武汉博物馆火热展出,并将展至4月初。展览现场,代表百年前“摩登女郎”独特韵味的月份牌广告画十分吸睛。
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收藏家尹开国博士是一位资深的月份牌收藏爱好者。本次展览有72幅藏品由尹开国博士提供。
从这些月份牌广告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画家笔下,百年前的女性既有与花媲美的柔美的一面,也有在各类时尚运动中阳光、恣意的一面。本周,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尹开国博士,听他解读百年前的女性时尚。
1
徐悲鸿也画过月份牌
尹开国从本科到博士,念的都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所以对古籍、档案、文物一直保持着敏感。在第一批收进100多幅月份牌广告画后,他又花了近8年时间不断深入收藏和整理。现在,他已经把近现代商业美术史当作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尹开国介绍,月份牌最开始出现于清末,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其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鼎盛时期,抗日战争期间因经济萧条,月份牌创作也比较低迷。早期的月份牌题材主要取材于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文学典故,山水画、花鸟画也比较常见,后来出现了独立反映社会风尚的时装美女图,但总体表现手法还比较传统,比如徐悲鸿为审美书馆创作的春、夏、秋、冬四条屏。青年时期的徐悲鸿曾多次赴上海寻求发展,但并不如意,机缘巧合之下他画了一幅《马》寄给上海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高剑父收到画稿后大为赞赏,称“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准备由审美书馆出版销售,又请他以春、夏、秋、冬为题画一组条屏,徐悲鸿用一周左右时间画了《扑蝶图》《纳凉图》《采菊图》《寒香图》,当时稿费是五十大洋。这笔款项给处于困顿中的徐悲鸿很大的支持。
2
从月份牌细品千变万化的旗袍
尹开国说,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月份牌题材集中到时装美女,其中时装又以旗袍为主。现存的月份牌基本上可以完整地演绎民国时期旗袍文化的发展史。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旗袍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次十分了不起的服装革命,迄今仍是东方特色女装的代表。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整整三十年,庄重、得体的旗袍一直是中国家庭妇女、职业女性的首选。从月份牌画家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细品旗袍袖子长短、领子高矮、下摆尺寸、开衩高低上的千变万化。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很显著的变化是,反映生活风尚的题材集中出现,比如打高尔夫、骑摩托车、骑自行车、开飞机、打网球、驯马、溜冰等等,不一而足,十分丰富。
3
它是典型的中西文化艺术交融的产物
月份牌广告画在美学上有什么样的意义?尹开国认为,月份牌是典型的中西文化艺术交融的产物。我们在观察月份牌的艺术特征、美学表现时,除了透视、彩印这些来自西方的美术理论、印刷工艺,主要关注的是用炭精擦笔水彩画法所呈现的艺术风格。其首创者是郑曼陀,集大成者是杭稚英。在郑曼陀之前,月份牌画家所用的技法并没有超越传统绘画本身。郑曼陀首创的炭精擦笔水彩画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绘画技法,并影响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年画创作。月份牌年画技法现在还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上海市美协的重点扶持项目,还有不少青年画家投身于这一技法的传承和创新,薪火不绝。
尹开国说,郑曼陀的人物和色彩表现总体上还处于中国文人画的审美传统范畴,女性清纯柔弱,色彩偏冷。通过观察习得郑曼陀炭精擦笔水彩技法精要的杭稚英在擦笔画法细腻、柔和、立体感基础上,吸收、借鉴、融合了西洋动画、电影的鲜艳色彩,赋予了月份牌“嗲、甜、糯、嫩”这一明亮、鲜艳、现代而又世俗的美学风格,成功塑造了众多反映时代大众审美趣味的“摩登女郎”形象。
4
商家喜欢把月份牌当伴手礼赠客户
月份牌在当时的商业广告领域又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尹开国表示,月份牌广告画,相比于当时的报刊广告、广告传单、画片画卡、橱窗陈列、路灯路牌广告、电线杆、车身广告而言,视觉冲击力强,雅俗共赏,大众接受度高,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利于长期张贴、悬挂或珍藏,画面题材多,批量印刷成本低,而这些都决定了月份牌是当时备受欢迎的主流广告形式。正因为如此,杭稚英被誉为现代广告业之父,其主要成就也是在月份牌创作领域。
尹开国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明当时月份牌广告画的渗透力和受欢迎程度。国画大家叶浅予先生在《细叙沧桑记流年》里讲到,他父亲在老家县城开南货店时提到,“上海的烟草公司颇有心眼,在大木箱里附送一种时装美女月份牌,一式数份,既做广告,又当礼品。父亲每开一箱,便将月份牌分给店员,自己只带回家中一份,挂在饭桌墙上。每次只要到了新月份牌,叔伯邻居的女眷都赶来观赏。除了观赏,还可查阅本年的月份、日期和节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