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3日

楚文化专家纵论千秋楚脉 传说奶茶是王昭君发明的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张艳

对话背景

3月10日晚,暌违5年的民族歌剧《楚庄王》复排版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盛装归来;3月14日晚,新编历史话剧《屈原》在武汉洪山礼堂首演,收获观众无数泪水与掌声;下月,首届楚文化节将在湖北荆州开幕,届时一幅恢弘的楚文化“画卷”将徐徐展开,“凤鸟腾云,翱翔九天。”

三千年前的古老楚国纵然遥远,其八百年创造的文化亘万古而常新。楚文化正不断拓宽传播边界,在时代中闪耀光彩。

著名楚文化专家刘玉堂曾用楚人的四字短语结合他的现代解读,提炼出六大楚文化“精神”,即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和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他指出楚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是荆楚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

3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专访刘玉堂,从文化产业视域下看荆楚文化传播,聚焦那些值得用浓墨重彩演绎的大IP。

对话人物

刘玉堂,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湖北省政府文史馆国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委,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长期致力于楚文化、长江文化、中国民族史、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出版著作20余部,其中撰写、主编的《荆楚文化志》《世纪楚学》和《长江文明之旅》分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九届湖北省优秀社科著作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和第十届中国园林博览会文化顾问。曾担任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三国的世界》《读书的力量》学术顾问暨主讲嘉宾。

第一个搬上荧幕的IP应该是它

极目新闻记者:2014年《楚国八百年》震撼问世,并一举夺得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亚洲制作奖三项大奖。去年11月起,同样由您担纲学术顾问的纪录片《看见纪南城》再登央视,因获得广泛好评,不久前从央视科教频道调至央视一套播出。走入荧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吧。

刘玉堂:传播荆楚文化有很多方式,把它放在产业背景下来观察,一般认为有十大类,其中第一位就是广播影视类。在此类别中,我们湖北实际上做了很多工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楚国八百年》《看见纪南城》,还有2006年的《武昌首义》,以及更早年的《诸葛亮》等。

还可以更多。我们往往说荆楚文化有四座高峰,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首义文化、红色文化。这里面有太多的人物,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可挖掘。

极目新闻记者:在您看来,最期待被搬上荧屏的荆楚文化IP是哪一个?

刘玉堂:事实上,任何一个荆楚文化元素都值得期待,我个人觉得第一个IP当属楚庄王的止戈为武。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而在于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和平理念。约公元前597年,楚、晋发生战争,楚庄王率楚军大获全胜。楚国大将潘党等人建议修筑一座“京观”,将敌军尸体堆成山的形状,封上粘土,立碑刻字,以夸耀楚国的盖世军功。楚庄王听后责问潘党“武”字怎么写,又问古人为何要造此字。潘党不明所以,楚庄王便告诉他:“武”字由“止”和“戈”两个字构成,先人意在告诫我们,停止干戈才是真正的“武”。

止戈为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战争的目的不是挑起更大的战争,而是为了实现和平。这个和平理念在当时石破天惊,在当今乃至未来仍不过时。

别略过王昭君

与奶茶的故事

极目新闻记者:除了影视化,我们看到荆楚故事也相继被呈现在舞台上。

刘玉堂:文化产业的第二类,正是舞台演艺。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洪湖赤卫队》,直到现在仍长演不衰。相较而言,关于荆楚古代文化的作品还是不如它经典。舞台演艺有非常大的空间,比如王昭君,我们在当今把她作为一个文化IP向国际传播,极具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大家都知道草原牧民喜欢喝奶茶,现在大都市也到处都是奶茶店,那奶茶怎么来的呢?我若围绕王昭君这一人物进行舞台创作,会突出一个细节,它不是王昭君沉鱼落雁之美、远嫁他乡之难,而是王昭君夫妇创造奶茶的故事。

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后的一个早晨,夫妻二人相视而坐。呼韩邪给自己倒了一碗牛奶,王昭君则从陪嫁箱中取出家乡楚地的茶叶泡上。呼韩邪好奇地喝了一口王昭君的茶,说:“很香,但是有点涩。”王昭君轻轻抿了一口呼韩邪的牛奶,说:“很甜,就是有点腻。”王昭君提议将二者合起来,于是夫妻二人把奶和茶融合在一起,并放在炉子上煮热,蒙古大帐里一时芳香四溢。两人一喝,香而不腻,滑而不苦,既能解渴,又可充饥。从此,草原牧民就有了每天早上起来煮奶茶的习惯。

奶茶的产生带有偶然性,但是奶茶产生的背后是中华民族多彩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王昭君这个人物蕴含的价值理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十大类文化产业

传播荆楚文化

极目新闻记者:您提到以文化产业传播荆楚文化可从十大类入手,还有哪些呢?

刘玉堂:还有文化旅游、会展博览、文创设计、网络动漫、体育竞技、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岁时节庆等等。

湖北是三国文化最繁盛的地方。三国时期有四大决定性战役,其中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两大战役发生在湖北,西晋灭吴之战是在湖北谋划的;三国时期两大重要人物智圣诸葛亮、武圣关公,其高光时刻都在湖北。站在文化研究者的角度,我认为可以用创意将三国文化做到极致。比如演绎战争场景,还原两圣的一生,在湖北大地将三国文化资源进行串联,定制旅行路线。

荆楚文化灿若星河,各领域传播均大有可为。

极目新闻记者 :3月17日,湖北省图书馆公布第七届长江读书节“十佳评选”获奖名单,由您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楚脉千秋》获评“十佳荆楚图书”荣誉。您曾在这部荆楚图书的序言中写道:“楚文化文脉贯注于文化创造中,血脉激活于生命智慧里,根脉滋长于公序良俗间。”不管时代更迭,文化的力量都能穿透时空,这也是文化传播的意义。

刘玉堂:楚国立国之时,国君熊绎因为爵卑位低,在周天子举行的诸侯盟会仪式上只能站在一旁默默看守祭天的火堆。但数百年后,楚国国君居然问鼎周室,饮马黄河,睥睨诸侯。楚国先民的精神不负韶光,创造了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巧夺天工的竹木髹漆、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永垂不朽的爱国思想,等等。后世荆楚儿女将优秀特质发扬光大,尽情演绎:盛世唐朝,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笃行不倦,访遍神州,写下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入宋以后,出身于今湖北英山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带来当时最振奋人心的文化成就,书写了世界印刷史上伟大的技术革命;湖北蕲春李时珍行医著述,耗尽半生心血,为世界留下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荆楚文化感召和砥砺着一代又一代的荆楚儿女乃至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 2023-03-23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17064.html 1 楚文化专家纵论千秋楚脉 传说奶茶是王昭君发明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