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1日

女童捐出“救命肾” 15岁男孩迎新生

两个月后他有望重回校园

在病房里,妈妈悉心照顾、陪伴儿子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王永胜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吴立志 金煦 陈有为

15岁的襄阳男生在去年中考前夕突然昏迷,抢救时才被发现患了尿毒症,他只能放弃求学。远在温州打工的妈妈放弃工作,回家陪着儿子一起战胜病魔,历经波折后等来一个5岁女孩的“救命肾”。

“再疼再难,孩子从没哭过。”3月20日,妈妈感慨儿子坚强的同时,也欣慰这枚新的肾脏已在体内重生,他有望两个月后重回学校。

15岁男孩突然昏迷

3月16日,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妈妈黄女士(化姓)陪着儿子龙龙(化名)赶来复查。令人欣喜的是,龙龙身体里的新肾脏状态很不错,这意味着他马上就能重返校园,准备参加明年的中考。

这是龙龙最大的心愿,也是支撑他不放弃治疗的动力。妈妈感叹,“这孩子太不容易了!”

龙龙家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22年4月26日,初三在校住读的龙龙突然出状况,人犯晕、恶心,还站不稳。老师将龙龙送回爷爷家时,他不停流鼻血、呕吐、脸色苍白。得知这一情况,妈妈连夜辞工,从温州赶回老家。

一路上,亲戚的电话不断:“医生说病情太重,要往大医院转”“龙龙突然昏迷了”“孩子一边输血一边往襄阳送”……

黄女士还记得,她从火车站奔到襄阳的医院时,龙龙正在抢救中。直到晚上,龙龙才挺了过来。

当地医生说,龙龙的血肌酐超过1800umol/L(微摩尔/升),是正常人的近百倍,当晚就接受了血液透析。经过诊断,龙龙的肾脏已发展至终末期衰竭,几乎无法工作,最终被确诊为尿毒症。

放弃学业每周透析

医生说,龙龙当前最合适的是先血液透析,靠机器过滤身体代谢不了的毒素和水分,以此维持生命。

回到宜城老家,龙龙彻底告别了校园生活,开始了艰难的治疗。每周三天,母子俩从家出发,坐公交车到医院透析。每次治疗,龙龙至少要在病床上躺4个小时。这个过程很煎熬。

看着儿子咬牙忍痛,妈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孩子2岁时,丈夫因为肝癌不幸早逝。她这十几年都过得提心吊胆,生怕孩子会重蹈覆辙,“我经常带他去检查肝脏指标,但万万没想到,会是肾脏出了大问题。”

躺在病床上,龙龙才向妈妈说起,去年开始总觉得浑身无力,一走路两条腿就疼,他以为是学习太累了,也没向任何人说起,直到后来症状越来越重,这才突然晕倒不醒。

牵着龙龙的手,妈妈哽咽地说:“如果我能陪在身边,或许就不会这样了。”原来,为了撑起这个家,她无奈将年幼的龙龙交给老人照顾,自己则去了温州一家玩具厂做电焊活。极目新闻记者看到,黄女士两只手上都是电焊高温烫后留下的疤。

等来5岁女孩的“救命肾”

龙龙的病,也牵动着当地医护的心。他们再三建议龙龙去换肾,不然这辈子就离不开透析。考虑到今后的生存质量,去年8月,妈妈带着龙龙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就诊,找到该院泌尿外科肾移植专家王振迪教授。

王振迪教授认为,肾移植的确是龙龙当前最佳的选择,当即,王振迪教授将龙龙收住院,并完善了移植前的各项检查。

但意外的是,其中一项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存活率密切相关的指标——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呈阳性,这就提示龙龙血液里的抗体高,未来排斥的风险大,这无疑对供体匹配、手术的难度也更大。

在焦急等待半年多后,2023年2月13日,王振迪教授接到消息,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为龙龙匹配到一名5岁女孩的供肾。接到电话时,妈妈激动得浑身颤抖。

2月14日,王振迪教授团队主刀手术,将这颗宝贵的供肾放入他的体内,并仔细吻合血管、输尿管等,在团队高效协作和努力下,这颗肾脏在血液灌注后不久,就可见到清亮的尿液排出,这意味着供肾在龙龙的体内开始正常工作。

术后第三天,龙龙就能下床慢慢活动,这颗肾脏正在适应“新主人”,快速长大,目前已经接近成人肾脏的大小。经复查,还没有出现排斥反应,龙龙有望在两个月后重返校园。

--> 2023-03-21 两个月后他有望重回校园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16662.html 1 女童捐出“救命肾” 15岁男孩迎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