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7日

69年前父母曾在此留下足迹 如今他带来家的光影记忆打动观众

斯坦福大学教授来武汉“寻踪”

谢晓泽(右二)与哥哥谢楚泽(左二)以及家人一起去武汉六中父亲曾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寻踪 受访者提供

谢家老照片:谢国德(左二)、谢映卿(左一)、谢映卿母亲、谢楚泽(婴儿)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李霞

“我在北京上学期间,寒暑假多次在京广线铁路上往返。每当列车经过武汉,我都会想起小时候,我父母亲给我讲述的他们年轻时在武汉生活、工作的经历,想起在武汉出生的哥哥……”

随着这段旁白,白雪覆盖的京广线铁路,铁路旁密密匝匝的矮房子以及刚刚建起的楼房,在镜头中一一闪过,诉说着一段久远的往事——

一段家庭往事,一个时代印记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了中南局,武汉作为中南局的驻地,面向全国招揽人才。著名艺术家、现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谢晓泽的父亲谢国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从广东北上支援武汉建设,于1954年来到武汉第六中学(原上智中学)教书;谢晓泽的母亲谢映卿放弃了在海南的公职,来到武汉结婚,找了一份在武汉硚口区的聋哑学校当校医的工作,她怀孕七个多月时,坐公交车往返途中遇急刹车而早产,在武汉市第八医院生下了谢晓泽的哥哥楚泽。因为生在大年初一,所以,谢晓泽的哥哥还有一个小名叫“初一”。一家人在武汉工作生活七年多之后,于1961年迁回广东,现如今,谢晓泽的父亲母亲都已经去世了。

将父母经历拍成影像作品,引发观众共鸣

谢晓泽是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建筑学毕业生,因为爱好艺术,后从事艺术工作,现在是国际知名艺术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终身教授。谢晓泽用家中仅存的几张老照片,结合父亲生前的口述录像,将父母亲在武汉工作、生活的经历制作成影像艺术作品《寻踪》,亮相于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武汉双年展展厅,感动了很多人。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作品很感动,没想到影像作品竟然有这样的力量。”武汉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张文博说,“我自己的母亲也不在了,我经常会有一种伤感,不知道怎么抒发。”谢晓泽的《寻踪》给亲情找到了一个出口,很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鸣,给了普通人记述家族史一个很好的启发。

2月24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美术馆(琴台馆)负一楼,看到有观众在观看谢晓泽的《寻踪》,影像中带有浓郁地方风韵的潮州音乐,自带一种对逝去岁月的缅怀,影像最后出现一行字“献给我的哥哥楚泽”。

来父母工作过的地方,完成“寻踪”

就在一个星期前,谢晓泽带着哥哥楚泽,来到了武汉美术馆(琴台馆),一起观看了这件影像作品《寻踪》。这是谢晓泽的哥哥楚泽随全家迁回广东后第一次来武汉。

在张文博的帮忙联系下,兄弟俩来到武汉第六中学,看了他们的父亲1954年—1961年工作的地方;又来到武汉市第八医院,看了当年母亲生下楚泽的地方。至此,兄弟俩的“寻踪”才算真正圆满了。

2月26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采访谢晓泽教授,他告诉记者,“我常年生活在国外,2006年有机会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就邀请父亲、姐姐一家到北京团聚,一家人闲聊时谈起往事,我就用录像的方式,把父亲这辈子的事情记录了下来,录了4个小时的录像带。拍的时候很随意,没有想过要做成作品,我的父亲也就穿着睡裤和圆领衫,非常真实、朴素。我母亲2000年就过世了,父亲现在也不在了,这些录像带就成了我们珍贵的怀念。”

谢晓泽说,这次接到武汉双年展筹委会的邀请,而且双年展中一些板块鼓励艺术家创作与武汉有关的作品。楚文化、黄鹤楼等是集体记忆,是艺术家容易联想到的元素,他想到的是比较私人化的记忆,就是他父母在武汉工作、生活过的经历,于是他就把老照片、家庭回忆录像放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完成了这样一部作品,从构思到反复修改花了几个月时间。

谢晓泽说,“寻踪的意义就是为了记忆,我们从哪里来?前辈走过什么样的道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生活?后辈从得到的零星信息中,整合出个体家庭的经验、悲欢离合的图像,这样的记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

--> 2023-02-27 69年前父母曾在此留下足迹 如今他带来家的光影记忆打动观众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13402.html 1 斯坦福大学教授来武汉“寻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