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通讯员 王夫之 熊利兵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许多年后,杨粤依旧清晰地记得,15岁那年跟着远房亲戚离开家乡江夏第一次来到深圳时的场景。面对眼前从未见过的高楼大厦、马路上的车来车往,从武汉偏远农村出来的他“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啥都稀奇”。到鹏城后的第一个夜晚,买完车票后身无分文的他,只能提着行李跟着亲戚去他租住的房子。
出租房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现属龙华区),狭小而简陋。那一夜,杨粤第一次尝到了思家的滋味,也开始了他在深圳打拼的生活。
寒来暑往,24年的时光飞速流逝,南国的风依旧温柔多情。当年青春稚嫩的懵懂少年,如今已年近不惑。立业成家、结婚生子、身家千万、落户深圳,39岁的杨粤敢闯敢试敢吃苦,勤奋努力不认输,凭自己的双手在深圳干出了一片天地。
一路走来,他经历了什么?又是一年南国初春时节,“天南海北江夏人”联合报道组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深圳,与杨粤面对面,聆听他在深圳的点点滴滴,感悟平凡人的奋斗历程。
因贫辍学,前往深圳工地搬砖
1984年,杨粤出生在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现山坡街)杨道士湾一个农民家庭,排行老四,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在他10岁那年,父亲因病动手术,不但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外债,从此,生活的全部重担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三那年,15岁的杨粤主动辍学了。
就这样,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孩子步入了社会。“当时,听说深圳好赚钱,而且我们家有个远亲在深圳闯荡,就想着去南方打工、赚大钱。”千禧年之交,懵懂少年杨粤来到深圳,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漫漫淘金路。
没有学历、没有文化,年龄又小,初来乍到的杨粤,只能在工地上做苦力,搬砖头、运沙子、运水泥,“只要能赚钱,什么活都干。”杨粤说。他十分珍惜自己在深圳谋到的这第一份工作。深圳高温天气多,工地都很赶工期,杨粤从早忙到晚,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只睡五六个小时。
“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最苦最累的一段日子。尽管很辛苦,但是每个月有近300块钱的收入,能寄回家给母亲补贴家用。”此后一年多,杨粤吃尽了苦头,也在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
“不想再继续在工地上干活了,想自己做点事。”2001年左右,年轻气盛、不安于现状的杨粤拿出所有积蓄,在朋友帮助下东拼西凑开办了一个小型沙场,专门出售水泥、沙、红砖等建筑材料。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的建设如火如荼,外来人口大量增加,一大批项目紧锣密鼓上马,到处都是施工场景。杨粤赶上了好时候,经过他的努力经营,沙场生意蒸蒸日上,“年底一算账,除去各种开支成本,还有4万多元收入,简直是天文数字。”这一年,杨粤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抓住风口,从打工人到身家千万
杨粤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已在深圳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对建筑行业上下游资源了如指掌。2005年前后,他开始当包工头,搞土建、装修、水电等综合承包,抓住一个个风口。后来,他又做起了涂料、建材等生意,还开了一家装饰公司,一直经营到现在。
有了自己的装饰公司,杨粤依然“江河不拒细流”,小项目照旧认认真真做好。2013年左右,敏锐又有主见的杨粤就把目光投向地产行业,“主要建设基础设施及厂房、仓库等,然后以租赁、转让等方式进行项目经营和管理,通俗点就是物业管理、物业运营、房地产开发经营等。”
经过近10年的坚持和打拼,凭自己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人脉关系和信誉口碑,杨粤所接项目越来越多,生意逐步扩大,此时的他身家已超千万,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变成了小老板。
在艰辛的创业实践中,杨粤深感文化知识是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也清楚自己文化底子薄,所以这么多年,他不是在忙公司业务,就是在抓紧时间学习,不但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文凭,获得了网络工程师资格证,并在2022年以学历和职称方式落户深圳,成为一名真正的深圳人。他一直说,“把生意做强、做大、做久,不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清楚市场的潮流动向,肯定是不行的。”
当年身无分文来到深圳,一路努力奋斗,如今的杨粤拥有“粤楚荟土菜馆”“粤极客茶馆”“粤楚荟装饰公司”等多家公司,还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洋澜湖”品牌,成功拿到商标注册证,事业和财富在急剧增长。
近些年来,杨粤又把目光投向农业和电商领域,开办了洋澜湖电商直播服务中心,主要推介家乡江夏乃至湖北省的优质农产品。杨粤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家乡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卖得更远,也算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为家乡的发展做点贡献。”
心系桑梓,发起“情暖回家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杨粤情牵江夏、心系桑梓的情怀始终如一。
2014年,深圳市武汉江夏商会成立,杨粤担任商会秘书长。“从担任商会秘书长那天起,我就以商会为家,把秘书长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毫无保留地去做。”杨粤说。
在他的提议下,2015年底,商会启动了“情暖回家路”活动。谈起举办活动的初衷,杨粤说:“当时考虑深圳有很多江夏籍务工人员,每年春节临近,回武汉的火车票一票难求,我们建议由商会拿出部分会费,动员在粤江夏籍企业家募捐,租用豪华大巴免费送务工人员回江夏过年。”
“情暖回家路”活动连续举办了5届,这期间杨粤总是第一时间到场,忙前忙后,出钱出力,乐此不疲。他总是说:“能为江夏人服务,为家乡人做点事,再辛苦都值得。”
10多年来,杨粤积极支持家乡各项民生事业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前几年,他在深圳龙华区租用一家店搞起了农产品直播,将其命名为“乌龙泉小镇”(后改名为洋澜湖直播店),主要通过直播带货形式销售房县香菇、五里界豆豉、八分山亚麻籽油等家乡特色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过千万。乌龙泉是江夏的一个街道,足见故乡在他心中的分量。
2021年,在杨粤的倡议和推动下,深圳市武汉江夏青年商会成立,成为深圳江夏青年合作交流的平台,而深圳江夏青年企业家也有了自己的“娘家”。“未来还想租一栋楼,将其打造成江夏青年大厦,关爱更多来深圳打拼的青年人才,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创业成功后的杨粤始终不忘企业家回馈社会的责任。汶川地震,他捐赠善款10多万元;家乡水灾,他第一时间捐款5万元,并组织商会企业捐款数十万元。此外,他连续多年参加“鹏城会亲”“福城会亲”爱心助学计划,和家人一起资助了50多位青少年,被评为“最具爱心个人”。这几年,杨粤经常参加社会公益志愿者活动,个人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900小时,在社区组织的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中,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不知不觉,我们跟杨粤聊了近2个小时。当说起未来的打算,杨粤乐观地说,想通过“农业 物业 电商 品牌”的方式,在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回报社会,造福家乡,努力将家乡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 记者手记
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在深圳千百万创业者中,像杨粤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比如敢吃苦、坚强乐观、适应性能力极强等。
15岁,正少年,心中有梦。面对生活的困境,杨粤没有怨天尤人,他主动“自我革命”,铸就了努力拼搏、不屈不挠的性格,也铸就了他日后的成功。
如今的杨粤,或许会遗憾自己缺失了一段美好的校园时光,但他肯定也会告诉自己:条条大路通罗马,功夫不负有心人。
39岁,眼里有光,仍是少年。时光匆匆,未曾磨去杨粤的棱角、冷却他的热情,反而让他保持着充满激情、充满学习欲望的精神状态。他更加用力地热爱生活,向着新的目标奋斗。
只要初心不改,坚持不懈,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