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4日

这里曾建储量超千石粮仓 如今已成39个姓氏的社区

武穴仓门口垸见证六百年粮仓风云

龙坪老街仍保留了老房子

仓门口垸正缔造美好生活

仓门口垸一隅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董淑健

扫码看视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耿文辉 杨阳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自然垸,百把户人家,通常只有一个姓氏,可在武穴市龙坪镇仓门口垸,136户人家却有39个姓氏,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仓门口垸紧邻龙坪古街,与长江大堤相距不足300米,明清两代曾在这里建有储量过千石的粮仓,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垸。

2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仓门口垸,触摸古镇的独特气息和历史脉络,感受龙坪文化的厚重和历史的沧桑。

粮仓始建于明永乐年间

11日上午雨过天晴,空气清新。驱车从武穴市区出发,沿着著名的黄广长江大堤,20多分钟便能到达千年古镇龙坪。黄广大堤,即由武穴连接下游黄梅的一条长江防洪干堤,武穴市原为广济县。

龙坪镇人、清朝康熙年间进士金德嘉在《鸿脑洲记》中记载,早在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至1487年),龙坪已是“富商大贾数以万计”的大型集镇了。清朝中期发展到最盛时期,镇区西起仓门口,东接黄梅县章兴垸,街道绵延两三公里。

武穴市文联主席、文史学者雷世达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龙坪老街依江而建,呈长条形,分上街、正街、下街三部分,街宽10米,大部分为石板路面,中间横着摆放的麻条石,专供富贵人家走;两边竖着摆放的麻条石,是穷人走的路。每遇雨雪天气,龙坪人不需要穿雨靴,而是穿上木屐,吱吱吱地走在石板路上的感觉别有一番情趣。

据考证,龙坪上街古建筑群曾两度毁于战火,现有建筑群多为民国初年所建,如今能住人的老房子还有65栋,6500平方米,其中一进一重有47栋、一进二重有10栋、一进三重有8栋;龙坪下街的古建筑群多为明清时期所建,遗留下来的古建筑35栋,1万余平方米。

踏着磨得十分光滑的石板路,行走在古老的龙坪街上,亲眼目睹街两边被岁月剥蚀、风雨洗刷的古建筑群,感受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不禁令人惊叹唏嘘。

雷世达介绍,仓门口那一带在明朝初叶曾是一处荒坡,没有村庄也没有人家,位于龙坪古街上游城门外。龙坪镇周边的蕲春、浠水、大冶、黄梅以及江西瑞昌等有大片长江中游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以盛产水稻闻名遐迩,当年粮食运输主要靠水运,这些因素决定了龙坪成为粮仓选址地。明永乐二年至四年(公元1404年至1406年),朝廷几次派员勘察,将广济县衙粮仓设立于此,据清同治年间的《广济县志》记载,该仓常年存粮1000石左右(1石约合今50公斤),最多时曾储粮3000石。粮仓边构筑了码头,在此地储存的粮食,可十分便利地通过长江运往全国各地。

史载,1854年10月、11月,太平天国西征军将领秦日纲在龙坪上游30公里处的武穴市田家镇与湘军将领罗泽南展开规模空前的水战,因田家镇和龙坪一带为“天京咽喉,上下通衢”,被太平军视为“最为紧要”之地,此战意义非凡。经过激烈交锋,太平军失败,损失惨重,史称“田家镇血战”。同年12月3日,太平军焚毁龙坪粮仓后撤走。

1854年之后,龙坪一带战乱不断,粮仓虽曾经过重建,但一直没能达到此前的繁盛,到清朝末年,全国各地的粮仓制度逐渐废除,龙坪粮仓终成历史。

粮仓“守护人”渐渐组成一个社区

根据康熙皇帝1703年的一份诏书,粮仓的运作方式,是收成好的年份加倍积攒粮食;收成适中的年份需先将储备粮卖掉,再换成新产的;收成不好的年份,储备粮作救济之用,救济量依每个村庄、社区需要救济的人数而定。

雷世达称,粮仓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平衡粮价,调控市场,保障农民的口粮和收入,粮仓是典型的“中国式福利”。

在遭遇战争、灾荒以及粮食青黄不接的时期,国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以保民众不陷入饥荒;当粮价较低时,国家又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入粮食用于储备,以保证在市场陷入波动的情况下,农民也能有稳定的收入。同时,粮仓制度还是一个救济体系,可发挥赈灾济民的功效,粮仓制度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同治版本的《广济县志》记载,龙坪粮仓建成后,全国各地南来北往从事搬运的民工或沿长江、或走陆路,相继聚集于此地谋生,靠扛大包、挑重担、拉车推车、装卸等苦力谋生,他们实际上成了粮仓这一社会福利事业真正的守护人。这些民工在粮仓周边坡地,自南往北,依次搭建东西合面的草棚房栖身。随着岁月的流逝,来此谋生的人越聚越多,草棚也越搭越多,一直绵延数百米,许多民工在此扎下根来,定居并繁衍生息,后人便将此地称为“仓门口”。

雷世达说,由于人员构成复杂,最多时仓门口人的姓氏高达100多个,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仓门口垸原生产队长孙贵清说,当年土改时,全垸都是贫下中农,竟无一户够得上地主或富民资格的。仓门口按地理位置本应划归龙坪街区,但老辈们在街上无居无业无根基,民以食为天,还是掌握几分土地心里踏实,于是分得了土地,垸子便成为朝阳大队第九生产队。

凸凹的石板路诉说劳工血汗史

从城门口的码头边到粮仓,有一条不足300米的石板路,看似不起眼,走上去凸凹不平。雷世达说,这些石板承载着历史,诉说着辛酸。为了牢记历史,珍惜现在,仓门口人在垸场和周边寻找收集这些石板,仿建当年石板路。

孙贵清说,来自五湖四海的搬运工,翻越江堤将粮仓的粮食装上船,或从船上卸下粮食翻越江堤运达仓库。由于当时运输工具原始简陋,民工们只能靠肩挑背驮。每当雨天,道路泥泞,脚下步步湿滑,费时费力。为了改善条件,广济县衙从外地运来石条铺成路,搬运的劳工脚下方得一丝轻松。但沉重的粮包依然贯力于足下,一双双草鞋踏磨着青石条,一双双赤脚板汗渍着青石路,从1404年粮仓建立到1854年粮仓被毁,450年的风风雨雨,青石条磨成了青石板,青石板踏成了凸凹路,留下了几个世纪劳工的血和汗。

龙坪镇党委书记胡超说,仓门口的先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带来了大江南北的豪情,磨砺出吃苦耐劳的性格,孕育出豁达包容的秉性,养成了奋勇争先的激情。这些都将是仓门口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龙坪人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仓门口垸正在缔造美好生活

包容豁达、吃苦耐劳的仓门口人在龙坪镇党委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缔造幸福生活,形成了“党支部引领,老百姓主导,理事会运作,全方位建管”的格局。按照“拆通透、码整齐、扫干净、补短板、建机制”的要求,先后拆除了旱厕、猪栏、废弃建筑,硬化道路,实现了家家门前水泥路,户户污水接管网,绿化有园,美化有景,垸容垸貌大为改善。

孙贵清虽年近七旬,每月开展村民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拉练,评选出“不清洁家庭、清洁家庭、最清洁家庭”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国家投入了这么多资金,帮助我们建设了美好的家园,管护好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孙贵清表示。

据了解,去年以来,孙贵清牵头成立了仓门口垸理事会,动员并争取垸民对清廉建设、共同缔造等工作的支持。在他的努力下:有的村民主动拆除自家旱厕拓展路面,自家门口的菜地改作绿化;有的村民积极捐款捐物,用于刷黑垸场道路;有的义务出工出力参与村组建设。

仓门口垸党支部、理事会每月组织对村民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情况进行打分评比,晾晒结果,广泛号召村民参与到垸场建设中来。

--> 2023-02-14 这里曾建储量超千石粮仓 如今已成39个姓氏的社区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11563.html 1 武穴仓门口垸见证六百年粮仓风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