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庞正 王俐燃 实习生 廖易馨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读者点题
网友“FAR”:我的爷爷已经80多岁了,平时我们要上班,没有太多时间陪在他身边,他一个人在家,我们担心他会摔倒。听说适老化改造被列入2023年湖北省十大民生项目清单,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具体能进行哪些改造。
记者探访
适老化改造简单实用很贴心
适老化改造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月14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武汉几户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的居民。
在武汉市江岸区为群一村,93岁的颜玉珍太婆家,在去年下半年刚完成适老化改造。颜太婆的儿子说,母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晚上睡觉有时会半夜惊醒、喊叫,这让他们不放心老人一个人在家。社区居委会对辖区的老人进行了登记,报批后由政府买单,为他们进行适老化改造。
改造的内容并不复杂,但非常实用。在卫生间的坐便器旁和洗澡的淋浴头旁加装了扶手,设置了可移动的洗澡椅,这样老人可以坐着淋浴,不用担心会因为站不稳而摔倒。颜太婆睡觉会因为翻身摔下床的担心,在床边加装了扶手后也得以化解。扶手在不用时,可以收起放在床两侧,不占地方,也不影响美观。
同样在这个社区的张海容太婆,年轻时是一名运动员,已经90岁的她,虽然没有较严重的基础性疾病,但年轻时的运动损伤,让她的膝盖落下了病根,即使从房间到卫生间,也要依靠拐棍的帮助。为解决不便,施工人员在进行改造时,贴心地在卫生间旁边的墙上安装了一个扶手,这样张太婆只要一手扶着扶手,就可以方便地推开卫生间的门。她的家人说,其实适老化改造让太婆最满意的,是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温暖,“这么大年纪还有人记着,有人关心,这让她感到心里很安慰。”
负责适老化改造工作的武汉晚晴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磊介绍,适老化改造是武汉市民政局的民生实事之一,该公司去年已经完成了2000多户家庭的改造。改造的重点是防止老人的意外摔倒,比如卫生间、淋浴室、床边的扶手,还有为老人配备的四脚拐杖等,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隐患。对老人来说,跌倒往往意味着骨折,手术费用高,恢复时间长,因此这项工作得到了老人和子女的积极支持。还有一些家庭,会在免费改造的基础上,选择一些花费较高的改造项目,如去门槛、蹲位改坐便器、卫生间取暖改造等,不过这些个性化的选择目前还不是很多。
代表建议
建立推进适老化改造长效机制
谈起适老化改造的话题,省人大代表、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有很多心得和建议。
她介绍,在江欣苑小区,没有安装电梯的楼栋,都在楼梯间拐角设置了座椅,方便爬楼的老年人歇歇脚,社区还帮助很多有老年人的家庭在马桶两边安装扶手,在淋浴间安装防滑垫和座椅等,避免老人滑倒。
胡明荣表示:“不仅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还要老有所安。适老化改造写进十大民生项目清单,真是一件大好事。”
怎样做好适老化改造?胡明荣建议,首先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有体系、有制度,常态化地开展这项工作;同时要指定政府部门,比如民政厅来牵头落实改造工作;社区要摸清底本,哪一栋有多少老人,多大年龄,健康情况等老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和个人情况等,好精准地进行适老化改造;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还要有问责机制,对开展适老化工作不力带来严重后果的,应当进行追责。
“做好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安心,儿女们才能放心,才能为谱写荆楚华章做出应有的贡献。”胡明荣说。
委员建议
做好5项工作推进适老化改造
“我一直在关注养老服务的问题,此次上会带来的就是《关于依托社区,大力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的建议》。”1月14日,省政协委员、湖北科技学院附二医院院长黄翠萍对极目新闻记者说,适老化改造在住建、民政等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她建议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推进适老化改造:第一是广泛宣传普及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知识和理念,让大众了解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第二是拓展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类别,每位老人需求不同,相应的改造项目也应该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第三是加大筹资力度,建议适老化改造走市场化道路,带来更多活力;第四是住建、民政、卫健等多部门联动配合,协同推进,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第五是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服务团队,以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
省人大代表、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蒋随鄂建议,适老化改造也可以分层开展,村镇级场地比较宽裕,可以通过社区、村委会建立综合的老年人服务中心,城市由于场地受限,可以在家中安装相应智能服务系统。
部门回应
今年将完成适老化改造2.5万户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湖北将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脱贫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改造对象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全省将完成改造任务10万户。根据湖北省2023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今年将完成适老化改造2.5万户。
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民政厅获悉,2022年全年,湖北共完成改造1.75万户,超额完成2500户,完成率117%,全省共投入政府补贴资金5405.09万元。
2022年,湖北明确每户平均改造标准不低于3000元,比2021年每户提高1000元。为扩大适老化改造惠及面,各地在优先满足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脱贫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需求基础上,逐步将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和符合上述条件的老年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纳入改造范围。民政部门坚持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根据改造对象需求,将23个可选项目纳入政府补贴范围,丰富居家适老化改造可选项目。
为使改造工作更好地服务老百姓,紧贴改造对象需求,坚持一户一策。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身体状况、自理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量身打造改造方案,确定改造项目。依据《湖北省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指南》,组织开展适老化改造业务培训,确保改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