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0日

湖北方志馆昨在省图开馆

15300种方志尽览“湖北的前世今生”

方志馆内景图

古籍《大岳太和山纪略》(太和山为武当山古称) 省图书馆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徐颖 通讯员李丹 王俪颖)1月9日上午,湖北方志馆在湖北省图书馆开馆。馆内设有方志文献借阅专区、读者服务区、方志数据电子查询区、文献研究成果展区等,为读者提供借阅、参考咨询等服务。馆藏的15300种方志尽览“湖北的前世今生”。

据省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全新开放的湖北方志馆,是由省图书馆将现藏方志文献和原省方志办移交的方志文献,进行集中统一分类、编目、上架,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后,建成的集收藏、展示、开发、利用方志文献于一身的公共文化空间。场馆位于省图书馆5楼,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现藏旧志3300余种5500余部,历代湖北方志基本完备;现藏新修方志12000种、20000余册,基本覆盖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地、市、县不同时期所修志书,既有综合志,也有如水利、民政、交通、教育等专业志。

同时,省方志馆还拥有万方新方志(库)、爱如生中国方志库等商业数字库,自建了湖北地方志专题(库)、湖北通志(库)、湖北方志库等数字资源。未来还会对实体方志馆收藏方志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不断充实数字方志馆内容,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线上线下查阅。

据介绍,湖北自古是地方志编修大省,楚国的《梼杌》是方志的重要源头之一,章学诚、王葆心、朱士嘉等方志大家均在湖北有修志实践,并形成了重要的方志理论成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湖北积极推进依法治志,地方志事业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实现《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规定“两全目标”;二是坚持“出精品,创名牌”的战略,打造精品志鉴。第二轮《湖北省志》经过精心打磨完成出版,《湖北年鉴》不断创新年鉴编纂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年鉴编审质量;三是打造高素质修志队伍,建立由137位省内外专家组成的省级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四是丰富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影印出版了大型丛书《荆楚文库·方志编》,基本收录了湖北各地历代旧志;五是建设方志馆和推进信息化工作。

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表示,湖北方志馆开馆后,将创新理念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展示湖北省情、地情,让社会各界更多更好地了解湖北的前世今生,记录好时代画卷,记录好奋进征程,记录好湖北足迹,讲好湖北故事、中国故事,提升湖北地方志工作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

--> 2023-01-10 湖北方志馆昨在省图开馆 4 4 楚天都市报 content_207464.html 1 15300种方志尽览“湖北的前世今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