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石政
穿上军装,将祖国和人民扛在肩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日夜坚守。脱下军装,将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上,换个赛道继续书写精彩篇章。无论是沙场点兵,还是解甲归田。他们始终做最好的自己,做时代的先锋。而无畏、先锋、敬业、坚守4个关键词,更是生动诠释了“荆楚楷模·最美退役军人”的可贵品质和精神风采。
无畏
铁血警花英勇面对利刃
面对嫌疑人突然的袭击,受伤的女警面对利刃,毫不畏惧,在同事的帮助下将其制服。经诊断,她的伤口长达30厘米,整整进行了4个小时的手术,缝合了上百针,手术室外的战友们忍不住落泪。
大屏幕上,带血的警服和住院的画面,诉说着当时的惊心动魄。而在台下,看到演员演绎自己,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水果湖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全凌雅认真地把这台情景剧录制了下来。全凌雅事后谈及这生死瞬间却很淡定:“我是学医的,知道当时的情况还好。”
1997年,18岁的全凌雅成为了驻港部队的一名女兵。2008年转业时,已是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的她,主动选择了从警。调至武昌区水果湖派出所,担任洪山路社区南苑责任区民警后不久,她就遭遇了这次让人后怕的出警任务。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全凌雅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无畏”的涵义。
先锋
老兵回乡让荒山披绿装
“龙凤山是我的家乡,43年前,我从这里走向军营。10多年前,当我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看到的是满目石头和荒山,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它。”在颁授现场,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合伍,这样讲述自己回乡创业的心路历程。
刘合伍出身于大冶刘仁八镇八角亭村农民家庭,1979年踏进军旅大门。从部队退役回乡后,他与3个赋闲在家的木工兄弟一起,在铁山创办了家具公司。
2008年,身家已经过亿的他,却选择了回到贫穷的家乡创业。当时的龙凤山,还是一片被山火肆虐过的荒山。刘合伍说,一开始在山上栽树,老百姓都不理解,“两万棵树苗,一晚上全被拔光了。”但在部队练就的百折不挠的品质,让他坚持了下来,并且通过“你不种,我承包;你想种,我来教;你种了,我来销;种和肥,我先掏;丰收了,再补交;合作富,富得牢;共同富,激情高”的扶持模式,让老百姓看到了绿化荒山的甜头,带动3000多户乡亲脱贫致富。
做最好的自己,做时代的先锋。刘合伍用14年的耕耘,讲述了“先锋”的重量。
敬业
“电保姆”为百姓送光亮
左光满,国家电网湖北随州广水市供电公司退休员工。
在部队时,他曾参加边境反击作战,荣立三等功。退役时,他主动要求到基层当营抄工。20多年里,左光满始终“把客户当家人,把服务当家务”,向群众践行“用电有困难,请找左光满”的承诺。他的坚守和敬业,感动了无数用电客户。他与辖区用电客户亲如邻里,居民们都称呼左光满为“百姓电保姆”。 在他的带动下,光满志愿服务队2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服务于田间地头,为百姓送去光明和温暖。
左光满说:“当年在部队充的电,让我受用一生。能够为居民服务,为大家送去光亮,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情。”
坚守
抗美援朝老兵令人动容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活动现场,情景舞剧《光辉岁月》讲述了荆楚老兵熊德和的故事。
情景剧的最后,90岁的老兵熊德和坐着轮椅出现在活动现场的舞台,所有人都鼓掌向这位老兵致敬,舞台上的熊德和也敬礼回应,现场令人动容。
1950年,熊德和入朝作战,荣获个人三等功和集体三等功各1次。1958年退役,他回到家乡,主动请缨担任村民兵连长,不讲条件、不讲待遇,积极奉献、建设家乡,一干就是21年。
现场,当熊德和捧着奖杯和荣誉证书时,他湿润了眼眶。他总对身边人说,他是代表战友活下来的,他的命永远属于党和国家。他告诉记者:“比起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我感到很知足,很幸福。”
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作为一名老兵,熊德和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