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雷原
进入2023年,新冠疫情将逐渐离我们远去,但留给公众对于健康、生命的思考并未停止。这场持续了3年的疫情,让全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更多的健康保障需求也随之产生。
去年12月15日,作为武汉市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江城安心保”正式发布。上线半月以来,不少武汉市民已经投保,希望实现花小钱看大病的愿望。
疫情激发大众投保意识
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后,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的健康状况。加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免疫力一般都比较差,他们容易发展成为重症或危重症患者。
有调查显示,疫情提升了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和风险意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健康保险保障的不足,并重新考虑配置保险。在保险产品的偏好上,我国消费者对重疾险、医疗险、储蓄型保险和意外险的需求,普遍要高于亚洲市场的平均水平。其中重疾险、个人意外险和医疗险被认为是对现有保障水平的一种有益补充。调查显示,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大众对医疗险和重疾险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大体上已实现了全民覆盖。不过,医保只能保基本,部分群众如果罹患重疾,他仍有可能需要承担较高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形成较重的负担。如果有一种商业保险可以对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形成补充,不仅可有效降低群众自付医疗费用,而且还可以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的风险。而放眼商业保险市场,传统的商业保险又存在参保门槛高、理赔环节较长等现实问题,更不允许“带病投保”,因此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健康需求持续释放的背景下饱受诟病。
2020年2月,我国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指出要着力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依托,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中国太保产险武汉中支开发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商业补充保险——江城安心保,并宣布“允许带病投保”,突破了传统健康险设置高门槛、筛选健康体的弊端,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一款商业健康险产品的高亲民性。
市民盼实现花小钱看大病愿望
“江城安心保”上线半月以来,不少武汉市民已经投保,希望防患于未然,实现花小钱看大病的愿望。
极目新闻记者通过街采了解到,市民们大都听说了江城安心保,认为投保划算,比较安心,希望万一遇到理赔情况,能够做到流程便捷,真正便民惠民。
“它就是去年那个‘武汉惠医保’的升级版本,也说是武汉人专属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去年我还买过。”市民吴女士前几天坐公交车时,看到了“江城安心保”的站台广告,她觉得这个产品最大的好处是不限年龄、疾病等都可购买,投保也比较方便,自己已经为家人办理了续保。
武汉市民万爹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过去想购买商业保险因健康问题被拒之门外。他说,一开始他不敢相信“江城安心保”允许带病投保,不限年龄、性别、户籍、职业,无需体检,更没有等待期,既往症可保可赔付,一年仅需99元,最高提供270万的健康保障。在确定产品承诺的保障后,他果断购买,用来补充基础医保的不足,来应对大额医疗花费,避免给子女增加负担。
市民薛女士去年投保了“武汉惠医保”,因为生病住院,近期提交了报销资料,办理了理赔手续。她介绍,“江城安心保”主要聚焦大额医疗费用保障,重点保大病、重病带来的医疗负担,“这份商业医疗保险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可以再次报销,缓解了我们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理赔也很便捷,资料交齐了几天就到账。”
尽管“江城安心保”上线半月好评不断,但因惠民保险便宜、投保门槛低,势必伴随着免赔额高、健康体和带病体报销比例不同。因此,有业内人士提醒市民,投保前要详细阅读产品方案、报销范围和理赔标准,投保前有个清晰的定位。当然,这是一款老少皆宜的产品,特别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买百万医疗险被除外承保的人群来说,投保此类保险基本不用纠结和犹豫,对他们看病是极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