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由消费品论坛(CGF)中国和贝恩公司共同发起的“CGF中国绿色转型倡议——CEO访谈系列”中,蒙牛集团总裁高飞围绕乳业绿色转型的战略意义、全产业链协同减碳实践及国际化布局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高飞表示,绿色转型是全面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路径,行业协同是绿色转型的破局关键。蒙牛将持续以绿色为纽带,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可持续品牌形象,并鼓励更多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共同为行业的可持续未来贡献力量。
消费品论坛汇集了全球70个国家约400家零售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管。
作为CGF消费品论坛的董事会联席主席,蒙牛长期以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端到端价值链四大工作领域。高飞表示,如何将CGF的工作倡议转化为务实行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范式升级,构建行业生态价值网络,引领中国消费品行业向可持续未来协同进化,是蒙牛长期以来持续思考的命题。
“从宏观层面,绿色转型是中国经济的大方向。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面向未来,绿色发展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将成为企业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高飞说。
从微观层面,单一企业的局部优化,难以实现全面的绿色转型,需要全行业的协同。高飞指出:“CGF平台上,既有品牌商,也有零售商,我们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需要携起手来,统一标准、共享创新、倡导绿色消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绿色转型。”
长期以来,蒙牛全面推进“GREEN”可持续发展战略,率先发布行业领先的“双碳”战略目标,明确2030年前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积极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2024年,蒙牛MSCI ESG再获 “AA” 评级,为行业最高等级。
据了解,乳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碳排放结构复杂,90%以上碳排放集中于范围三(供应链相关排放),减碳难度显著。
对此,蒙牛以“牧草种植—低碳养殖—绿色工厂—环保包装—低碳运输”为主线,蒙牛构建起覆盖全链路的减碳体系。
在上游牧场,蒙牛围绕治沙固碳和循环经济,协同生态圈伙伴一起实现绿色转型。在中游,蒙牛依托数智驱动和零碳标杆,以智能制造实现绿色制造。2024年10月,蒙牛宁夏工厂成为中国乳业首家“灯塔工厂”。该工厂实现“三个100”:即100名员工、100万吨年产能、100亿元年产值。与传统工厂相比,宁夏工厂能耗降低43%,树立了乳业绿色制造的标杆。针对下游消费,蒙牛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消费者共创绿色转型,明确提出4R1D包装策略,并启动了“乳品包装减塑新生计划”。通过这一计划,蒙牛在全国范围内回收了大量乳品包装废弃物,有效减少了塑料污染,实现减碳近9000公斤。
围绕供应链,蒙牛近日在巴西与中粮国际达成可持续大豆战略签约,并共同发布了《全球奶业可持续供应链行动倡议》,推动全球乳业绿色供应链升级。事实上,早在2023年,蒙牛完成了中国乳业首笔“零毁林”大豆订单,推动乳业减碳、零毁林等国际标准制定,引领供应链可持续发展。